本篇文章4848字,读完约12分钟

刘若鹏,广汽科技董事长(002625,诊断部)

记者刘东父·朱文斌编辑邱江

“广汽来自未来,改变世界”——走进深圳南山区高新区广汽展厅,墙上的标语映入眼帘。

至于光启,很多人只有一个模糊的理解,就像他们听说过它的核心产品“隐身衣”(或超材料),但从来没有见过它。"你是第一个进入这个办公室的金融媒体."近日,深圳光启先进科技研究院院长、光启科技董事长刘若鹏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的专访,揭开了光启的神秘面纱。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从超级校长到超级材料

光启,以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名字命名。2010年,27岁的刘若鹏从美国毕业后回到中国创业,创办了深圳光启高等科技学院,立志“为中国科技的复兴而奋斗”。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刘若鹏的方脸,宽耳朵,三英寸的平头,小眼睛,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学习做暴君的经历,这也为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研究院院长打下了一个注脚。

刘若鹏出生于陕西Xi,9岁时随父母南下。他在小学和中学时就表现出了学习霸权的基因,成为了大家羡慕的对象。刘若鹏在中学的时候,经常参加只在重点班开设的竞赛课,他热爱学习的态度最终打动了老师,得到了参加的机会。出乎意料的是,逃课的刘若鹏获得了化学竞赛一等奖、物理竞赛一等奖和数学竞赛二等奖。后来,刘若鹏进入深圳中学,毕业后被送到浙江大学朱克真学院混编班。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在浙江大学的混合班,刘若鹏第一次接触到超材料。刘若鹏告诉记者,他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就开始探索这个领域。当时,“超材料”一词不仅在汉语词汇中不存在,在英语词汇中也不存在。对于这个新生事物,整个学术界也是有争议的。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当我在混合班的时候,我想知道我是否可以使用一些人工结构来实现一些自然界中的材料无法实现的属性。”在一间简单而略显拥挤的办公室里,刘若鹏眯着眼睛坐在沙发上,回忆起他与超材料相识的故事。“当时,这个想法在国际理论界很有争议。有一个大派系。人们认为这是伪科学,有些人认为这是科学,整个学术界仍在讨论它。”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2006年,刘若鹏去美国杜克大学深造,后来他听说了一个叫“超材料”的课题。“有些人首先把中文翻译成‘超级隐藏材料’。后来,他们可能会认为隐藏的文字有点难写,所以他们被简单地称为“超级材料。”刘若鹏笑着说道。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2009年,也就是刘若鹏(600804,临床单元)毕业前一年,他作为世界顶级科学杂志《科学》的第一作者发表了一篇关于“隐身衣”的论文,在中国乃至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第二年,刘鹏若博士毕业,带领一个五人团队在中国创业,并成立了广汽研究所。“一开始,我们都在与超材料相关的前沿科学领域进行基础研究。一些最早的论文也发表在物理杂志上,它们是物理学中的理论物理杂志。内容基本上是写公式,没有实验。”刘若鹏说,该团队从理论研究开始,然后慢慢转向一些实验研究。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为什么我们回国后要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机构?刘若鹏解释说,8年前,超材料领域还没有应用和产业化的基础,要实现最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需要新的研究机构。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刘若鹏说,在2010年前后,他们发表的论文和实验证明,超材料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没有任何适用性,只能在实验室里进行纯粹的研究,以探索科学原理,与后来的工程技术没有什么关联。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作为一个新兴的科学研究领域,超材料就像是刚开始发现的x光和dna,它们离成为工业和工业还很遥远。”刘若鹏表示,向产业转型的过程非常艰难。例如,应用电工技术大约需要70到80年,从物理学第二定律到蒸汽机的发明大约需要100年,半导体大约需要50年,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客观规律。此外,很大一部分物理发现尚未成为产业,也不是所有的基础物理理论都能成为产业,如弦理论、天体物理学等等。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在刘若鹏看来,从有原则的、完全不适用的甚至是科学的和意识形态的科学发现到成为一个新产业的过程就是工业革命。

从梦想到实践

“八年前,我重返中国的最大梦想是完成一场科技革命。”2010年,刘若鹏回到中国开始创业,这震惊了所有人,包括他在美国杜克大学的导师大卫·史密斯,他制造了第一个超材料。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就连刘若鹏自己也感到非常自豪,八年后,他和他的团队完成了最困难的一步,那就是建立一个适用于新材料的工业体系。“想象一下这项技术(超材料)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如何实现产业化。两人的感受完全不同。”刘若鹏印象深刻的是,当他回到中国时,他们实验室的超材料产品就像“一堆废铁”,但现在它们是工业级的超材料,早已不同。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就像蚂蚁变成了大象,梦想变成了现实。”刘若鹏说,梦想和创新永远是双胞胎,因为创新源于梦想,梦想驱动创新。

在创新方面,光启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二是制度创新。

作为国际超材料创新的先驱机构,广汽率先实现了超材料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其核心产品是超材料智能结构和超智能发动机。据介绍,超材料智能结构是通过超材料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集成智能设备的结构、传感、隐身、电磁调制等功能的新产品。Photostart开发了三种具有隐身能力的超材料:核心低频/宽带隐身结构、高性能电磁窗口和先进的共形天线。超级智能引擎是超材料智能结构产品的后端大数据智能平台。其核心是通过智能深度计算技术将传感设计、超级计算和云架构融为一体的后台智能处理系统,应用于新一代军用无人机的地面智能处理和特定领域特定人员的跟踪。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体制机制创新主要集中在坚持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的创新驱动战略上。目前,广汽依托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建立了5个国家创新平台、13个省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从源头上保证了创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打通了从源头创新到超材料产业化的整个链条。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在刘若鹏看来,将超材料从一个前沿学科转变为一个工业化的工业系统,比单独制造超材料产品要重要得多。“超材料只是一门科学。要成为一个行业,我们需要一套完整的设计系统、制造系统和测试系统,我们必须控制成本和规模生产。这需要不同于设计产品的概念。”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刘若鹏表示,与其他成熟领域不同,广汽超材料工厂的每个环节都是定制的。在成熟的行业中,从设计软件、制造工具、生产过程到产品目标,产业链的上下游是清晰的,而超材料是全新价值链的框架。整个科技产业体系的建立是从零开始的。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从储蓄到爆发

回顾过去的八年,光启让阳光普照现实,在新的平台上扬帆起航。

2010年,深圳光启先进技术研究所成立;2011年,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广汽博士后研究中心成立;2012年,世界首条超材料试点线投入运营,实现超材料技术的大规模生产;2013年,国家超材料技术与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在广汽成立;2014年,广汽科技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2015年,广汽马丁中国首飞成功;光启起草的世界首个超材料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发布;2016年,广汽推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并投资了人工智能公司,如超越语言、视觉和代理VI;2017年,广汽科技在龙盛股份上市;2018年,它还将战略重点放在国防、军事工业和公共安全领域,超级智能系统在上海外滩首次成功商业化。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从0到1,让实验室里的“黑技术”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积聚力量,痛苦地摸索。

直到两年多前,刘若鹏和他的团队才意识到并找到了真正将超材料从一项特殊技术发展成一个产业的道路和突破口。

“2016年和2017年是一个大的转折点,或者说转折点。”刘若鹏告诉记者,超材料行业已经走过了市场教育、行业认知和规模发展阶段,进入了大爆炸阶段。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他发现广汽的许多合作伙伴开始将超材料作为他们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将超材料纳入他们的产品规划和技术规划体系。这意味着超材料不仅是广汽单独从事的方向,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上下游产业;这也意味着超材料行业迎来了一个真正的爆炸和质变的时刻。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刘若鹏说,超材料已经从一个闻所未闻的术语变成了一个可以广泛应用于尖端领域的重要行业,这也是一个重大转折的表现。

“超材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工业,也不是超导材料,但很多人很容易混淆。”谈到对超材料的认知,刘若鹏充满了活力。“以餐饮业为例。材料工业就像种植蔬菜或养殖,而超材料是餐馆。是厨师制作了超材料,选择了最好的材料,把它们切成薄片和厚片,然后小心地烹饪它们。换句话说,超材料输出是“满汉全席”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一般来说,超材料是一种对各种现有材料和新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再制造和重组,并对其进行综合以获得端到端成品的设计技术,包括两个核心关键能力——核心设计和计算能力以及工业生产和制造能力。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就工业制造能力而言,超材料有其自身的特点。刘若鹏说,这也是一种精密制造,芯片制造业只需要把产品做得像钉子一样大,而超材料制造需要把非常精密的材料做得像房子一样大,这是一种超大规模生产、超大面积、超高精度、低成本的制造技术,难度极大。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按照行业的规律,我们已经走到了门口。”刘若鹏告诉记者,目前,广汽在一些超材料技术与各种传统军事技术的深度集成设计上取得了突破,实现了从局部到整体大部件的飞跃。一些尖端设备正逐步从研发转移到批量生产,该公司的规划已在10年甚至15年后完成。“最痛苦的时刻已经过去,现在是吃肉的时候了。”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据了解,在不久前开幕的2018中国国际航空空航天博览会上,广汽科技充分展示了战斗机、导弹、舰船和无人机等革命性隐身技术解决方案,其大规模投放力量对国防装备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从准备到重新开始

2017年4月,广汽科技完成龙胜股份上市,刘若鹏当选为公司董事长,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同年6月,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68.94亿元,超材料军事业务等项目开始注入上市公司。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刘若鹏对于错过创新型企业的首次公开募股并被追捧并不感到遗憾。“如果你再让我选择,即使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不会改变我的选择。”刘若鹏说,广汽有一个长远而明确的发展规划,绝不会只看现在。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他告诉记者,纵观过去200年的科学技术史,所有的工业革命都经历了从实验室到工业体系建设,到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的发展,到国防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到“军转民”的工业应用,再到上市公司,几乎无一例外,无论是波音公司还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这种产业发展规律,广汽没有去挑战它,并坚信这是正确的。”刘若鹏表示,上市公司拥有更好的治理方式,能够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必将推动真正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因此,这条路是由过去20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的,而不是由过去20个月创新型企业概念股的高投机率告诉我们的。光启不会投机,或者一直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刘若鹏对广汽八年来的发展了如指掌。他清楚地记得,广汽拥有“4965项专利申请和3005项专利授权,超材料专利申请占全球的84%。”

35岁的刘若鹏,从一名校长,到一名科学家,再到掌管一家拥有数亿元净资产的企业,可以说实现了大多数人无法实现的梦想。但是刘若鹏很冷静,他还是经常走进实验室。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本来,我想带大家去(深圳)工厂。工厂实验室是我真正工作的地方。”刘若鹏严肃地说,他根本不在乎科学家或企业家的头衔。他所关心的是广汽实验室的科学能否进一步发展并转化为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从而造福整个行业和社会。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如果我们能够继续推动这种变革,那就足够了。”刘若鹏告诉记者,有时候,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标签,就会让一件事变得很难做,因为科学家很难走出实验室,而企业家很难进入实验室。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他说,要真正成为一个有执行力的创新者,就必须实践。只有经过实践,我们才能知道和预测未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刘若鹏希望广汽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能够持续保持,并在代表人类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方面拥有自己的创意和领先优势。

在他看来,如果科技的远见卓识能够与企业的执行力结合起来,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将会非常强大,这就是广汽建立的基因。经过八年的历练,广汽从0到1走过了挫折和痛苦的过程,掌握了技术产业化的经验。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科学发现,这些发现不需要“藏”在实验室里,而是可以借助广汽的平台和经验,走向产业化,走向未来。

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我不希望广汽成为一个只产生想法的地方。”刘若鹏最后说道。

(参加人员:陶金、文志丹)

标题:光启技术刘若鹏:让梦想不再“隐身”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