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8字,读完约3分钟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规划。农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振兴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要素和重要资源,是实现工业繁荣、生态宜居、农村文明、有效治理和小康生活总体要求的动力和重要保障。目前,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以支撑农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人才瓶颈制约成为农村振兴的突出障碍:各类农村人才“绿与黄”,人才缺口大;现有农村人才不稳定,人才结构单一;严重老化,学历、职称和能力偏低;农村缺乏人才竞争力、农村人才工作环境、人才培养条件和吸引人才的载体。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人才支持,突破人才瓶颈,探索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的新途径。为此,建议:

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路径(建言)

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为统筹农村人才工作,专门出台了《农村振兴人才规划纲要》,明确了“三农”劳动力的总供给和结构需求,科学分类或梳理了参与农村振兴的人才,优化了“三农”劳动力的素质构成,为农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创造了社会环境,推动了“三农”劳动力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路径(建言)

实施全面推广和分类政策。振兴农村所需的人才不仅规模大、种类多、层次不同,而且还包括各类致力于农业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如管理、教育、科技、卫生等人才,这些人才不能有偏见,必须整体提升。同时,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不同的人才缺乏不同的原因。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提出不同的方案,并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根据农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农村振兴人才可以按照管理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卫生人才、社会服务人才、综合执法人才等进行分类。,有利于分类专题研究和分类建设,便于明确各类人才建设、监督管理和目标考核的责任主体。

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路径(建言)

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首先,要遵循人才规律,创新农村人才建设。“三农”工作团队具体涉及人才的培养、保留、开发、引进、管理和使用,需要根据农村人才的现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要全面打击各个环节,做好组合拳。建议建立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农村科技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加强社会人才培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施农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城乡干部流动机制,创新人才开发利用机制,完善农村人才吸收机制,建立社会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建立省级统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

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路径(建言)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应对不同类别人才的分类管理,应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引导或完全市场引导、成立行业协会等不同方式;根据行业部门管理的不同模式,或乡镇政府管理和行业部门业务指导相结合;选择不同的模式,如区域管理、跨乡区域管理或人才轮换;采取特殊岗位、临时就业或县级就业、乡镇使用等不同方式;全面实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保证专职岗位,集中精力,集中精力,为不了解农业、长期不爱农村的人制定退出机制;对人才建设责任单位进行分类评价和考核,对县市农村人才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建议区分不同类型的农村人才,建立不同层次的省、市、县人才数据库,为农村人才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构建农村人才交流的网络信息平台,用“互联网加”的思维打破农村振兴中人才制约的瓶颈。

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路径(建言)

(作者是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大学副校长)

《人民日报》(2018年8月1日,第20版)

标题: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路径(建言)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