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4字,读完约3分钟

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建设的热情仍在上升。根据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人寿等8家机构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海南等18个省市投资的养老社区项目有29个,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保险公司关于老年社区布局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如“泰康之家”实现了全国12个城市的布局,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宣布进入老年社区市场。

保险投资养老社区应“殊途同归”

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以及养老作为人们改善生活需求的日益重要,养老市场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银发金融”的光明前景也让各保险公司跃跃欲试。

保险投资养老社区应“殊途同归”

目前,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为各类养老机构提供相关风险管理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养老保障计划、投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由于商业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稳定的优势,在产业链拓展、与保险业务产生协同效应等因素的刺激下,保险公司对养老社区的投资热情高涨。

保险投资养老社区应“殊途同归”

另一方面,不同的保险公司有两种不同的策略:“轻资产”和“重资产”。投资策略的选择自然受到资本实力和商业模式的支持。养老社区发展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这是许多保险公司的“门槛”。正因为如此,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只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才会经常选择“重视资产”的投资运作模式。对于大多数小公司来说,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了更灵活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保险投资养老社区应“殊途同归”

关于“轻资产”和“重资产”的利弊,业内也有争论。一方面,“轻资产”模式简单灵活,容易被资本复制和青睐,非常适合资本实力相对不足但有意进入市场的中小保险公司。但是,也有观点指出,在“轻资产”模式下,养老社区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同时,养老产业链的参与和整合相对较小,企业难以提供坚实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重资产”模式资本投入大,盈利模式复杂,复制困难,回报率低,但相对而言,更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可以促进养老设施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与保险业务和其他业务部门产生战略协同作用。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曾告诉笔者,“重资产”模式可以为保险公司构筑更高的“护城河”,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易被超越。

保险投资养老社区应“殊途同归”

事实上,尽管存在争议,但在保险公司的实践中,“轻资产”和“重资产”两种模式并不对立,一些保险公司采取“轻”和“重”的混合策略,甚至一些大型保险公司也是如此。例如,中国太平洋保险提出了“轻与重结合,先重于轻”的发展思路,而中国太平保险并没有放弃以轻资产为主要模式背景下的大型老年社区建设,而是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由此可见,在进入老年社会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在两种策略之间的选择应该基于自身的实力和发展目标,而不是执着于“轻”与“重”的争论。

保险投资养老社区应“殊途同归”

最后,无论是“轻”还是“重”,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建设的初衷是在开拓市场的同时服务民生,而“轻”或“重”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目前,保险公司在养老社区建设中还面临许多其他问题,如专业护理人员不足,这也将影响到保险养老社区的发展前景。因此,保险行业不妨不计较“轻”与“重”,而是从自身能力和需求出发,积极深化养老服务领域的各项内容,为未来不同形式的养老社区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标题:保险投资养老社区应“殊途同归”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