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9字,读完约2分钟

水和土壤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资源。然而,随着各种资源的开发、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土地、森林和草地植被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被占用、干扰和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十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生产建设项目76800个,其中城市建设项目占32%;总面积552.8万公顷,其中西部地区占40%;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9.5亿吨。边治理边破坏,治理后破坏是很常见的。

“天观地查”监管水土流失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加强了社会管理,并通过“观天止地”的严格监督,遏制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20世纪90年代,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送制度,规定了水土保持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并规定了经济处罚和违法行为责任追究。

“天观地查”监管水土流失

为加强监管,水利部、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机构以及省、市、县监督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已经建立,县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已经开展,1000多个县达到能力建设标准。各地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履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监督。许多生产建设单位从未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实施,出现了一批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如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三峡水利、京沪高速铁路、南水北调等。

“天观地查”监管水土流失

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标准。通过对标准的学习和培训,越来越多的设计、施工、监测、监理等机构掌握了国家规定并符合技术要求。铁路、石油、电力等行业也制定了自己的技术法规,北京、山西、深圳等地也颁布了地方标准,实施了更严格的管理。各地建立了一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编写了中小学水土保持教材,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

“天观地查”监管水土流失

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率达到90%以上,水土保持设施的落实率和验收率有了很大提高。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保持资金8000多亿元,防治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25亿吨,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天观地查”监管水土流失

新时期,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实施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现代手段,使生产建设项目监管“与天地融为一体”,实现全覆盖、全过程,以最严格的水土保持事后监管更好地为国家优质发展服务。

“天观地查”监管水土流失

(边肖:江文德,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人民日报海外版(08版,2019年1月1日)

编辑:计然

标题:“天观地查”监管水土流失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