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3字,读完约4分钟

被称为“最像7-11便利店的本地便利店”的全日制便利店,在数月“关门大吉”的谣言后,终于陷入了“卖淫”的境地。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罗森中国已经在华东和重庆接管了90多家全日制便利店,相关交易已于今年1月达成。它接管的所有全日制商店将来都会变成罗森便利店。

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全日制便利店拆分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天津和成都的全日制便利店门店被打包出售给山海蓝图。《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专职便利店“ourhours专职便利店”的微信公众账户最近已变更为“北京ourhours专职便利店”,账户主体由“北京专职三六五便利店连锁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山海蓝兔商业有限公司”。然而,天津和成都的全日制便利店微信公众账户的运营实体分别变更为天津山海蓝图和成都山海蓝图。

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根据调查数据,上述三个地方的山海蓝图背后的股东是蔡雪艳和赵博兰,他们分别持有三家公司50%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蔡雪艳也是银鹭的子公司厦门银鹭进出口公司的法人,雀巢公司是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背后的控股方,市场曾经猜测雀巢会收购全职,但双方都有传言。

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至此,全国各地的全日制便利店都面临着分拆出售的局面:华东和重庆被罗森接管,改做罗森门面;北京、天津和成都被上海蓝图接管,并仍保留全职商标。关于门店转让,《证券日报》记者联系了专职记者进行采访,相关人员表示会联系记者,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记者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数据显示,该便利店于2011年在北京成立,是华福集团控制的全资子公司。当时,7-11被认为是其在北京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2017年,全职在北京拥有350家门店,占据北京市场份额第一位。同时,在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和华南有五个地区。

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2017年11月,“百城一百万”计划全面启动,投资100亿元实现100个城市落地,铺设100万个码头,加快国家扩张。2018年上半年,全国全日制便利店数量达到800多家。

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然而,自2018年11月以来,市场上有报道称,全职母公司华福控股受到p2p闪电风暴的影响,资金链断裂。据媒体报道,一项内部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北京已有约90家全日制便利店关门。截至今年2月13日,北京大约有320家商店。

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虽然上述消息没有得到专职官员的证实,但《证券报》记者近几个月走访了北京的许多门店,发现自去年11月以来,门店出现了“清仓”现象。

其中,在西直门的一家全日制便利商店,近一半的货架已经在空放置了几个月,午餐不再供应,而早餐在被切断一个多月之后可以少量供应。该店员工曾告诉记者:“因为公司没钱购物,供应被切断了。”

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2月26日,在西三环的一家全日制便利店,门被锁上了,门上贴着一张纸条,“今天的存货,关门了。”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洗牌期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北京的很多便利店都遇到了资金问题。例如,北京的另一家当地便利店因其大股东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关闭。此外,一度由肖春资本投资的北京131便利店也因资金周转问题而无法正常运营。

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将会有更多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面临着同样的局面,便利店行业将会经历一轮洗牌。

“从需求方来看,24小时便利店一直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但从运营方来看,盈利非常困难,这就对便利店运营商的效率和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行业资深分析师朱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如今房租和人工成本都很高,许多便利店缺乏专业团队来控制成本。事实上,许多便利店都在赔钱,这就变成了“为房东打工”。虽然有行业红利,但没有商店红利。

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在朱看来,便利店未来的竞争将面临两个方面。一是规模竞争。规模越大,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发言权就越大。另一方面,对于便利店经营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准确地设定单一门店的经营模式,总部处于宏观调控之下,门店对供应链进行更加成熟的调整。

标题:全时分拆续命 24小时便利店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