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83字,读完约19分钟

完善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

尚福林,CPPCC常委

为了举行这次特别咨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在山东、江苏和重庆进行实地研究。据调查,制约实体经济发展和供给体系质量提高的因素仍然存在:适应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制度体系仍不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有待完善。成员们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深入贯彻新的发展观,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级党政部门要重点调查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在继续实施中,不仅要帮助企业解决共性问题,还要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教育和引导干部和企业树立高素质的发展理念。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完善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土地征收、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财税、金融和科研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完善法律体系,适应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外资等新经济领域的法律供给;修改专利法、公司法等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加强执法力度,增加违法成本,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高科技企业的创新动力。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产业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刘丽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政策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促进公平竞争是产业政策转型的方向。产业政策应鼓励市场公平竞争,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放宽行业准入,完善市场监管,创造平等竞争条件和良好的竞争环境。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将提升创新能力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产业政策应引导市场主体增加创新投资,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价值;优化技术研发的前补贴和后激励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集中力量突破一批“短板”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率先行动,以市场为导向,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共同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侵权处罚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将绿色发展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落后产能市场化和法治化退出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完善重点领域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环保要求,推进清洁生产,有效降低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质量标准,促进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促进创新要素在企业中聚集

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陈志烈

目前,我国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数和专利论文数量均处于世界前列,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成果与科技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了促进技术创新要素在企业中的应用,发挥龙头企业在大型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作用,更有效地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真正把党和国家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实体经济上,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国家支持的应用型和产业化科技项目立项、验收专家评审组中,将增加既有产业化成功经验,又有高科技龙头企业丰富市场和技术背景的专家。在这些关键环节,加强项目产业化的定位和评价,综合考虑项目系统在上下游企业协同实施中的标准化、兼容性和可靠性。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建议国家支持应用型科研项目和产业化资金,加大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的投入,切实花好国家鼓励创新成果转化的资金。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中,他们倾向于偏向高科技龙头企业。真正把国内外创新产品的技术成果产业化率、销售额和利润作为奖励的重要指标之一。

完善核心技术激励政策

CPPCC常务委员会委员杨伟民

只有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除桎梏,才能突破核心技术,提高供应体系质量。为此,建议:

遵循科学研究和发展的规律。在快速推进的技术领域,一些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需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尤其是企业家精神,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支持。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培育土壤以刺激创新。科研成果是由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的,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应由资助者和科研人员共同拥有。建议修改专利法时对其进行澄清。在科学研究领域,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成功来谈论英雄,不能大量投资R&D工业,也不能以企业的短期利润来谈论英雄。要形成鼓励创新的金融生态,研究建立科技银行,对高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投资损失可以用来抵消其他领域的利润。资本市场应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规律,允许无利可图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实行鼓励创始人的制度,建议修改公司法,允许创新性和高频率的试错企业实行同股不同权制度,给予创始人更多的投票权。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制定激励政策,有针对性地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坚持以企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的R&D资金将直接给予企业并予以支持,资金的使用由企业自主决定,科研成果产业化资金由企业在市场上筹集。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防止政策错误和失败

宋新,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集中调整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实体经济、促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研究深度不够,导致政策脱离实际;实施政策简单而粗鲁,“一刀切”;地方政府的过度自由裁量权导致政策执行受阻和政策失败。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消除不作为、混乱和缓慢。为此,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各部门应加强沟通,实现政府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意见,避免因信息失真导致政策失误。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出台政策时,要配套必要的实施规则和执法基准,规定合理的自由裁量权范围和幅度,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有效监督。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跟踪政策执行效果,加强政策绩效评估,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使政策更加完整、有用。

税费制度的出台应充分考虑企业的负担,同时应为政策的实施留有缓冲期。

让传统制造业焕发生机

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夏德仁

老工业基地聚集了一批“大国重型装备”和传统制造企业,这些高质量的股票是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砝码。这些传统动能的转化和升级对加快中国制造业的升级非常重要。因此,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老工业基地传统制造企业的准确政策和差异化政策支持。对于发展前景好、技术先进、品牌基础好的重点企业的临时性和突发性资金需求,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要放贷、留贷,应给予贷款展期、展期等信贷政策支持,以保持流动性。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制造企业采取特殊政策支持债转股,优先支持其上市发展。对于可以纳入“国家队”的地方装备制造企业,国家级投资公司和产业基金将进行投资,财政、金融和人才政策将给予重点支持。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加快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改革,深化中央与地方一体化,促进传统制造业优质发展。国家出台专项政策,鼓励中央企业整合,扩大老工业基地中央企业二、三级公司自主权,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共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中央企业整合试点,推动中央企业与石化、装备制造等地方企业围绕产业链整合发展,在产业链下游联合布局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联合打造先进制造企业和工业园区;调整中央企业税费分担政策,提高中央企业地方留成所得税,增强老工业基地传统制造业的金融实力。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朱永新,CPPCC常委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技术工人短缺、技术水平低、供需不匹配已成为困扰制造业发展的三大问题。建议:

将市场竞争引入职业教育领域,用市场信息调节职业教育供求。鼓励职业学校与面向市场的职业培训机构合作,提高课程质量及其与市场需求的相关性。通过国际合作、行业合作或与国内领先企业的合作,引入高度认可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将有助于职业教育毕业生实现社会流动性,并使他们的技能能够存放在制造企业。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制定更加开放、合理的学校资质法规。鼓励企业或企业联合体独立组建职业院校,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组建混合所有制学校或相关专业,探索公立职业院校民营化。建立企业参与实训的准入制度。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为企业制定更有效的激励政策。积极参与员工技能培训的企业将获得培训费用税前扣除、教育费用额外返还或其他财政补贴(补偿)政策。企业参与技能教育被视为建立科技项目和评估成果的重要评价依据。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学历职业教育毕业生将获得城镇户口奖励,帮助企业减少员工流动性,形成技能积累。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王一鸣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层次、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成为城市和地区竞争的新的核心生产要素。在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有效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引导人才有序流动。建立和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突出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提高本地人才引进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准确对接。整合多个人才引进计划和项目,提高人才引进的质量和效率。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着力优化就业环境。依托创新创业平台聚集人才,促进引进人才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融合,使各类人才成为有用之才。建立与创新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岗位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改革,让创新型人才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完善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配套设施,增加与引进人才规模相适应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开发建设人才数据库,加强对人才信息的实时监控,识别各类人才的流向和空室、行业配置以及主要地区和中心城市的人才数量和质量差距,为科学准确的人才引进提供依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提高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

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钱颖一

创新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创新的最关键要素是创新人才。我发现学生的平均水平很高,但是拔尖人才很少。为了提高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知识层面,鼓励学生掌握跨学科知识。学生学习知识时,不仅要记住“知识点”,还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建议教育部门允许研究生跨专业选修双学位课程,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应该创造宽松、宽容、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空间和条件。目前,教育部门对大学的各种评估越来越量化。这虽然便于操作和管理,但高度量化和“一刀切”的考核机制显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我们应该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功利主义,追求更高的价值取向。目前,学科评估已经成为高校的指挥棒,容易导致追求短期成就。学科评估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有助于办学,但现行的学科排名方法不利于大学的多元化、有机化和长远化发展,应予以改变。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加强海外工业园区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王建伟

要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引进”和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还需要“走出去”,利用好“国际”和“国内”市场。在实践中,加强海外工业园区建设是引导企业“走出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海外工业园区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规划、产业发展分散零散、融资困难等。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关键突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建议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研究制定园区建设升级的战略路径。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创新发展模式,增强集聚效应。在园区建设中,建议将单一企业主导的自发行为转变为“园区+商会”的新形式,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探索建立政府、联合管理委员会和园区开发公司三级沟通协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行业组织在投资国设立中国商会,引导企业评估和防范海外投资的市场风险。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加强金融服务,提供金融支持。建议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遵循宏观外汇政策的前提下,完善国内保险、国外贷款、国外保险、国内贷款等业务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有效满足园区合理的资金需求。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促使低效企业退出市场

CPPCC常务委员会委员李稻葵

现代市场经济必须有良好的新陈代谢,即新企业要快速进入,低效企业要快速退出,否则会导致供给质量低下。如何促进低效企业的快速退出一直是一个难题。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大量低效企业(包括“僵尸企业”),这些企业负债水平高,退出进程慢。根据调查,提出以下建议:

设立中央企业退出基金。通过财政拨款,移交给地方政府,专门用于安置企业退出期间职工的工资、福利和安置,鼓励地方政府直接推动低效企业退出。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对商业银行的积极激励。他们每年都要处置一定比例的不良资产,而不是通过新增贷款将不良贷款转化为正常的不良贷款,他们是真正的重组或破产。建议银监会直接评估银行办理的不良贷款金额,灵活处理相关银行人员的贷款评估。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打破企业间相互保险的“怪圈”。建议原则上取消不良贷款历史上的互助保险条约,摧毁资产重组的“路障”。

建立一组有代表性的企业退出案例。银监会、法院和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合作,认真处理了一批案件,并建立了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深化新三板市场改革

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肖钢

新三板市场是继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其定位是为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它具备了进一步加快改革的基础和条件。为此,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进一步优化现有基础水平和创新水平,规范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强信息披露,积累商业信用。增加公开发行层,允许在创新层上市一年以上的企业公开发行股票。这些企业要有新的经济特征,大力进行科技研发,并拥有自己的专利。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实施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改革试点。信息披露是股票发行审核的中心,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承担检查责任,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监管部门取消了对发行价格和发行节奏的行政控制,加强了事后监管,严厉查处了违法行为,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责任为导向、以信息披露为导向、明确预期、强有力监管的股票发行和上市制度。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实行严格的退市制度。它可以分为自愿退市和强制退市。制定具体多样的除名标准,提高透明度和约束力。要防止和纠正各方面利用各种资源的“空壳保护”行为,对严重违法上市公司实施强制退市。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促进现代供应链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刘

现代供应链能够促进供需的精确匹配,其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在从传统供应链向现代供应链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供应链资源缺乏协调与合作、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供应链网络和智能能力需要改进。为此,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加强供应链的整体规划和标准化。建议在国家一级建立部门间和学科间的协调机制,协调与合作应促进国家、地方和行业各级现代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快产品、数据、接口、交易等关键基础标准的制定,完善无人运输设备和智能仓储设施领域的行业标准,促进行业间标准的兼容,支持强大的供应链服务企业整合分散的社会资源,促进供应链资源的协同共享。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加快智能供应链的发展。建议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供应链的整合应用,鼓励开发开放协同的智能供应链服务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利用智能供应链优化生产、加快周转、精准营销和决策管理。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加强城市智能物流规划。建议在城市中形成智能物流发展规划和相应的城市管理体系。鼓励和支持使用新技术来升级传统物流和供应链设施,并在规划和土地使用方面优先考虑适应现代供应链发展所需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业强国

苏波,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

制造业是建设国家的基础,是振兴国家的工具,是强国的基础。目前,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建设、质量效益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航空空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农业机械、新材料、生物医学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工业控制系统的瓶颈、集成电路芯片等核心基础元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工业基础技术、基础软硬件突出,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依赖国外。为此,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协调和推进战略任务的实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加强中央与地方、重大任务之间的沟通协调,推动各部门落实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工作体系和机制。

专注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要支持和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市场主体加快建设产学研结合的国家制造创新中心,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一批标志性项目,以不断完善的创新体系和能力推动高新技术突破。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向高端技术迈进。在加强自主发展的同时,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继续深化交流与合作,支持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高技术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不断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解决民营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问题

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袁亚非

民营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创新的主力军,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民营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税负重、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财务控制应该控制力度和节奏。调控要更加科学,强度和节奏要控制好。“去杠杆化”不能是“全面的”。有必要有一个明确的重点和方向,以便金融机构能够在创新型经济中投入更多资金,如生物医学、智能制造业和智能城市。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希望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降低企业所得税,并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整;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引入更多的增值税抵扣政策。例如,企业工资和社会保障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越高,增值税扣除比例越高,企业R&D人员工资的增值部分可以在增值税前扣除。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支持民营营利性机构发展,增加多元化、差异化的社会服务供给。建议对民营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的设立审批一视同仁,让民营企业在进入医疗和养老行业时可以自主选择营利性或非营利性,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差异化的医疗养老服务需求。相关政府部门将进一步简化管理,下放权力,做好服务和事后监督工作。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优先降低五项基本成本

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刘世锦

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降低成本。其中,降低能源、物流、通信、资金和土地五项基本成本更为重要、紧迫和可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成本之所以被称为基本成本,是因为它们具有普遍性、直接性,在实际经济成本构成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建议: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油气领域,扩大当地炼油厂和民营石油企业的经营范围,以上海石油交易中心为渠道,创造条件开拓国内外市场,使国际企业能够直接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国内企业能够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竞争。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电力工业中,竞争通常是在发电和配电方面引入的。在加强监管和降低成本的同时,输电线路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电网之间的成本引入一定程度的竞争。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在金融领域,在完善和加强监管的同时,应进一步放宽准入,着力提高金融机构的专业水平,大幅度提高金融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宁波、浙江等地的经验表明,民营银行可以利用熟悉当地情况、专业水平高的信息优势,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

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人民日报》(2018年7月11日,第20版)

标题:着力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