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21字,读完约8分钟

[摘要]2017年,东莞申报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项目477个,综合投资约60亿元,新增设备15123套,其中17.4%在东莞生产。

40年前,没有人能想到东莞会出现这样的生产场景:机械手在空挥舞着,从上到下完成焊接、抛光、注塑等工序。一线员工不再戴口罩在黑暗的车间里努力工作,而是站在明亮干净的车间里,点击电子屏幕监控机械手的工作进度。这是广东拓星(300607,诊断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星”)车间的一个场景。由其生产的工业机器人(300024,诊断库存)从这里开始,送到国内外的生产车间,再现上述生产场景。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今天的东莞不再是过去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向世界出口各种工业产品的“世界工厂”。根据东莞市统计局发布的《东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莞市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582.12亿元,增长8.1%。增长的“秘密”是科技创新和产业更新。东莞已经从一个世界工厂变成了科技创新的聚集地。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未来东莞需要弥补创新要素的不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万璐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东莞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相对较少,需要出台支持创新的政策。“东莞迫切需要吸引创新人才来帮助其发展”。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面对这一发展瓶颈,东莞市科技局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将在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搭建重大平台和项目、培育产业、实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构建大知识产权保护格局等六个方面取得突破,“以弥补东莞创新的不足”。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东莞智兆走向世界

如今,世界工厂在东莞有了新的含义:东莞智兆从这里走向世界。

Tustar是上述情况的生动体现。在机械手车间,一组动作统一的欧洲量规机向过往的参观者展示,他们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们可以画肖像、夹紧螺钉、抛光和打孔……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由mes生产执行系统收集,工作人员通过电子屏幕监控他们的运动轨迹。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这是拓星以工业机器人制造为起点创建的工业物联网。“在工业物联网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视觉算法和重载设计、智能工厂支持智能控制模块、机器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mes系统等技术方面,拓星实现了研发突破,实现了产品的批量生产和上市。”拓星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卓越的技术信心使拓星赢得了全球合作伙伴。2016年4月,Tustar与世界四大工业机器人家族之一的abb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关注核心技术、控制系统、市场应用和人员培训,共同开拓3c、注塑和压铸等国内领域。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这是东莞本土机器人企业首次与机器人国际巨头进行深度合作,也是东莞制造业走向东莞智能制造的国际见证。

在成立之初,拓星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直接冷却温度为160摄氏度的水温机,从而打开了市场。专注于辅助机械研发的Tustar突然转型生产工业机器人,这与东莞三大“一号文件”有关。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2014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件”明确将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和推广机器人应用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在2015年东莞“一号文件”中,主题是实施“东莞制造业2025”战略,提出了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制造为主线,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智能制造等六大工程。2016年,在东莞的“一号文件”中,一万字的《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公布了50个“机器人智能创造”计划,直接阐述了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指导,给了行业一记强心针。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连续三年,“一号文件”被加码,东莞掀起了智能制造的浪潮。此时,拓星也增强了开发工业机器人的信心,并以“系统集成+本体制造+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四位一体的发展方向,规划出智能制造的生态链。上述负责人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目前,该企业服务于近5000名国内外客户。下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客户提供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整体解决方案,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实现企业效益持续增长。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东莞知照”仍在大步前进。2017年,东莞共申报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项目477个,综合投资约60亿元,新增设备15123套,其中17.4%在东莞生产。下一步,东莞将以全生态链理念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按照“自动化改造、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示范”三个层次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质量、效率、动力转型,夯实制造业基础,提升产业转型竞争力。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创建全周期创新生态链

东莞以智能制造推动传统制造业的飞跃,同时也推动城市“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离不开创新,松山湖成为东莞探索创新升级的新起点。去年年底,广东发布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000021)。在包括中子科学城在内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37个省级创新节点中,东莞占了9个。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根据东莞的设想,依托国家散裂中子源规划建设的中子科学城规划面积为45.7平方公里,目标是成为珠江三角洲大规模器件集群的核心、国家科技创新源、广深走廊的联合创新、开放创新和集成创新中心。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今年2月落成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科学城的核心之一。该实验室的建设由东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研究所共同推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牵头建设和运行。以高度开放和协调的运行机制,大力吸引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和团队参与。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高标准。东莞市科技局向《时代周刊》表示,实验室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国际咨询委员会,汇集了国内顶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等国内外知名学者。目前,实验室已确定首批10个科研团队进驻,并计划在粤港澳之间建立一个跨学科科学中心,吸引活跃在前沿的世界级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到物理、生命、能源和制造等跨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参观和合作。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该实验室将充分发挥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资助)等大型科学装置的作用,以及粤港澳的产业和学术区域优势,凝聚国内外在材料领域具有优势的高校,瞄准前沿新材料探索。重大材料科学关键问题和核心瓶颈技术,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东莞市科技局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下一步,东莞将建成中子科学城,实现一批科学仪器、一批R&D平台、一批企业R&D中心和产业化基地的集聚,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孵化-中试”的全周期创新生态链。此外,加快利用企业实验室、高水平科技大学等科技创新载体,率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参与全球产业竞争,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引领东莞经济转型升级。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完善“制造+创新”链

纵观东莞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它的发展历程足以成为一个标本。

“三比一补充”打开了东莞的大门,推动东莞成为“世界工厂”;一次制造业变革,三份红头文件,东莞用“机器替代”解决了用工荒的尴尬,也提高了东莞制造业的效率和技术,使东莞以智力制造业而闻名。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40年后的今天,东莞再次成为“世界工厂”。这一次,高技术含量和高产品价值的产品,如手机和工业机器人,从东莞开始。以oppo和vivo为代表的东莞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2013年的2亿部增加到2017年的3.56亿部,全球五分之一的智能手机为“东莞制造”。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不仅止于“生产”,这个世界工厂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学习、研究和资本”的“制造+创新”链,这使这座城市有了创新高地的信心,占据了许多创新指标。广东省地级市第一名:2017年,东莞市发明专利总量和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在全省地级市排名第一;全国高新技术企业4058家,在地级市排名第一;共引进省市创新型科研团队74个,其中省级团队36个,连续7年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东莞迎来了一个新的定位: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中的重大创新城市。创新成为东莞发展的新命题,人才引进成为东莞发展的关键。

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东莞市科技局表示,创新人才是东莞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点。东莞计划增加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跨境职业资格互认,扩大与香港和澳门的职业资格互认范围,促进香港、澳门和台湾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直接在东莞提供专业服务。此外,东莞将通过加强创业人才的引进、风险投资的保障和政策支持,引导更多的港澳台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在东莞创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港澳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300余人,东莞科技创新创业联合示范基地10余个。”

标题:东莞二次创业: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城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