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9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于幼婷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市场实现了稳定发展的新格局,黄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就是一个精彩的缩影。

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开启了中国黄金行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之路,书写了下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的成长历史。如今,中国黄金市场已成为世界黄金市场的领头羊,国际黄金价格中的中国因素日益明显,全球黄金市场体系的轴心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16年开放变革 中国黄金“成色”的国际化之路

16年过去了。在新时代的征途中,中国持久的黄金市场将如何从黄金大国转变为黄金强国?黄金行业未来的改革开放将如何推进?带着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上海黄金交易所主席焦金普。

16年开放变革 中国黄金“成色”的国际化之路

在16年里,我写下了黄金研究所的历史

金融时报记者: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上海老凤翔珠宝研究院与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首次交易。从开放日的540公斤交易量到2007年,交易规模连续10年在全球现货黄金市场排名第一。你认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在过去的16年里取得了哪些成就?

16年开放变革 中国黄金“成色”的国际化之路

焦金普: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立是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金的生产和流通被纳入了极其严格的计划管理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金融外汇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的黄金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黄金管理体制改革向市场化迈出了坚实的历史性一步。

16年开放变革 中国黄金“成色”的国际化之路

16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有关部委、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会员和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尚进学院一方面为实体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稳步扩大规模,逐步形成了招标、询价、定价、租赁等多层次的黄金市场体系;另一方面,我们抓住改革机遇,积极向世界推广黄金市场,先后推出国际板、上海黄金等创新业务,有效提升了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成员总数从最初的108个增加到254个,包括70个国际成员,成员结构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5月,共售出22.4万吨黄金,成交额近59万亿元。

16年开放变革 中国黄金“成色”的国际化之路

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发展谱写了中国金融市场建设的新篇章。从第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到我国第一家交易所夜市交易的发展;从创建询价交易和租赁业务,努力构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到推出电子金通应用,金通向普惠金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上海黄金交易所之所以能够从零开始不断取得突破,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密不可分。

标题:16年开放变革 中国黄金“成色”的国际化之路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