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7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在一篇文章中论述了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总体布局的高度。随着生态文明从“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向“十三五”规划的整合,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凸显。

"海绵城市":让城市学会与自然相处

随着世界特别是中国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热岛效应、水资源短缺和“在路上航行”等城市疾病开始流行,“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海绵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原始地形的降雨积累,自然下垫面和生态背景对雨水的渗透,以及植被、土壤和湿地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和释放雨水,灵活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

"海绵城市":让城市学会与自然相处

2015年4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16个试点城市名单。武汉是中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面积38.5平方公里。10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海绵城市":让城市学会与自然相处

上周五,由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主办的“2049城市沙龙”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主题。市水务局、市园林局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海绵城市研究、设计、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沙龙。

"海绵城市":让城市学会与自然相处

客人的观点

武汉市水利局排水司副司长刘青

“海绵城市”不仅解决了水的问题

海绵城市的概念不仅是一个水的问题,但核心问题是,我们整个城市已达到一个新阶段的建设和管理。我们有必要突破瓶颈问题。因此,着力解决水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求我们提高城市质量、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一项跨阶段任务。

"海绵城市":让城市学会与自然相处

武汉也是“中国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工作”试点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其“优于水而忧于水”。因此,针对特大城市人口密集、城市硬化程度高、水资源准确、水安全隐患多、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遭到破坏等特点,武汉确定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总体思路:坚持一个原则,协调三个关系,注重四个结合,建设三位一体的设施,实现六大功能。

"海绵城市":让城市学会与自然相处

首先,要坚持生态导向、自然循环、规划引导、整体推进、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其次,协调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市政基础设施与水系的关系、水系与绿地系统的关系。第三,注重绿色生态设施、灰色基础设施、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的有机结合。第四,构建了盖式雨水排水系统、传统雨水排水系统和过量雨水径流排水系统三位一体的雨水基础设施。最终实现六大功能,概括为“渗透、滞止、贮存、净化、利用和排水”。

"海绵城市":让城市学会与自然相处

建设“海绵城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空约束和资源约束,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

(编辑:刘琼)

标题:"海绵城市":让城市学会与自然相处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jy/3515.html